查看原文
其他

孩子的情绪教育,再不开始就晚了

2017-01-12 人民教育

有心理学家对大量优秀的孩子进行了长期的观察,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:善于调控情绪,能快速让自己平静下来。


由此我们得知,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,情绪教育是很重要的一课。


今天,咱们就聊一聊孩子的情绪教育。


试想一个简单的情景:当孩子不吃饭,向你大声嚷嚷要吃饼干,不给就大声哭闹时,你会怎么做?




孩子发脾气,每个大人的态度各有不同,可它在心理学上,却有个高大上的名字,叫“元  情  绪  理  念”。


元情绪理念包含四类:


第一类:情绪紊乱理念







第二类:情绪摈除理念






第三类:情绪不干涉理念






(冷处理的方法被很多家长所推崇,它能有效减少大人和孩子间的冲突,但长期这样,会让家长丧失处理情绪问题的主动性和能力)



元情绪理念中心理学家最推崇的是第四类:情绪教导理念


情绪教导理念是什么意思呢?首先,父母应该帮助孩子理解情绪。


成人大脑里,情绪和语言中枢系统是互通的。而对婴儿来说,这两个系统是并行的。




对小宝宝来说,很早他就能感知各种情绪,但却要很晚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,孩子在情绪的黑暗世界摸索前行,每当经历强烈的情绪时,内心也经历着恐惧。




只有告诉他们所经历的情绪是什么,他们才能平静下来。




其次,孩子有消极情绪时,父母要善于共情,对大多数父母来说,识别孩子的坏情绪不难,难的是从情感上真正体会孩子的情绪。




让我们回到开头的那副场景,懂得共情的父母,具体是怎么做的呢?


1

承认事实

孩子发脾气时,自己先保持冷静,温柔地对孩子说:




2

倾听和回应

这时候孩子应该会点点头,他也许会说:饭不好吃,饼干好吃。请认真听孩子说话,并积极回应:




3

肢体接触

这时孩子的情绪好了很多,甚至已经破涕为笑了,你可以微笑着,摸摸孩子的头。




当孩子感觉很好的时候,他才会愿意听你的话,这时你可以试着提出要求:




如果孩子经常体验到你对她的共情,她也会将这个技能运用到自己的人际交往中,这会让她变得更善于交际。


最后,你还应该知道,你无法做孩子一辈子的“救火员”,你还得想办法让孩子成为你的合作者。


1、孩子发脾气时,做什么能感觉好一些?



事先可在纸上列出“发脾气时可以做什么”,等孩子发脾气时,就能及时提醒她。


渐渐地,让她学会自主疏导负面情绪。


2、发掘孩子的自我意识,才不至于被怒气冲昏头脑




通过教孩子观察自己的情绪,领悟平静,发完脾气后反思等做法来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。


3、帮助孩子表达情绪




跟孩子谈自己的情绪,并把应对方法示范给她看,或者通过身边例子,教孩子如何表达情绪。除了坏情绪,也要跟孩子分享开心的时刻,不然她以为只有发脾气才会引起你的注意呢。


4、给孩子快乐和自信,心情好就不会发脾气




鼓励孩子做她喜欢和擅长的事,孩子从中找到自信和乐趣,就没空发脾气啦。





文章来源 |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“柏柏BJ育儿漫画” 

微信编辑 | 杭金亮 

这份特别的假期作业,可以用一生去做(请点开)

微调查】关于期末考核,班主任不得不说的话

做教育良心的守护者

【校长手记】当校长后的第一次“任性”之举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